建筑模殼在施工中的作用,如何防水及如何固定
建筑模殼固定的時候一般是:在肋梁底模上正確放置一次性無機玻璃鋼模殼,用鐵釘釘在模殼邊緣將建筑模殼固定牢固,然后在模殼與肋梁底模的接縫邊緣刮水泥膩子,確保拼縫不漏漿。但是,在模板及建筑模殼驗收完畢后,在綁扎鋼筋和澆注混凝土過程中,所產生的人員走動踩踏、機具震動、鋼筋綁扎動荷載以及當時的施工正處于冬期施工階段,水泥膩子強度增長所需時間長,致使定位的鐵釘發生彎曲,模殼發生位移嚴重,水泥膩子散落,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漏漿現象嚴重。
建筑模殼拆除后,用來固定模殼的鐵釘有一部分在混凝土內部,在涂刷膩子進行裝修時需切掉,并刷防銹漆,但容易遇潮返銹,致使涂刷好膩子的頂棚形成銹跡斑斑的污點,影響效果。建筑模殼在進行完地下3層的密肋梁板施工后,我們總結經驗教訓,大膽改進,尋找到一種新的一次性模殼在施工中的固定方法,并通過在地下樓板施工中的應用,證明了該方法的實用性、經濟性和可行性。
如何提高建筑模殼的耐水性?
1.加入某些改性劑,改變菱鎂制品硬化物相的結構狀態,使結晶相變得細小緊密,使水不容易滲透到結晶相內部,避免或減少了對結晶相的溶蝕,目前多采用的是磷酸鹽,有些磷酸鹽效果頗佳,磷酸的效果較遜色。
2.采用某些憎水劑,加入后在菱鎂制品的表面、孔洞、空隙、毛細孔內壁形成很薄的憎水薄膜,阻斷水分的傳輸,阻止結晶相的溶蝕以提高制品的耐水性。
建筑模殼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:
1、建筑模殼是降低施工成本,提高施工速度,具有一次成型多次周轉使用的特點,還有一種特殊模殼,通常叫建筑用薄壁方箱,它除了有傳統建筑膜殼的作用外,還可以減輕樓板自重,增加層高的作用。
2、建筑模殼是保證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形狀和尺寸,在硬化過程中進行防護和養護。
小編:Miranda